你好,世界
Nowherechan 学徒

正式接触计算机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半之久。
(大家好,我是练习时长为两年半的程序员菜鸟,擅长关机、拔线、删库、写 bug)

两年半,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反映到大学本科上,把我送到一个尴尬的位置——大三。朋友们说,大学最好玩的就是大一大二,虽然课多一点,但是压力小,尤其是刚刚从高三“解放”出来,对大学校园的各种新奇事物都充满好奇。大三大四就不一样啦,保研的保研,出国的出国,就业的就业,得好好考虑现实、考虑生活、考虑未来了。

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,我望着一片狼藉的前两年,我不知所措。

I

大一,被推荐 ACM 新生赛,认识了几个朋友,然后把高中同学也带进了坑。于是开始练算法,打 codeforces。新生赛做了两道题,拿了一个气球,其实只要罚时再少一点就可以拿奖品。唯一得到的一个黑色气球被我拿着去食堂,又带回宿舍。我如获至宝。

辗转于各大 OJ,做一些形如 A+B 的题。写不来了就去搜博客搜题解,C++ 面向对象丁点儿没学到,OI 里面的糟粕代码规范倒是学了一堆。

后来刷到了 hzwer 的《再见,OI》,读完因为高中没有竞赛经历而深感遗憾,决心大学里要过点不一样的生活。然后自己也开了一个博客,用来写一些算法题解和一些心得体会,顺便对大学经历做一点记录。

实际上这两年半里我开了不少博客,但是都因为各种原因弃坑了。最开始的那个是现在唯一还能访问的,由于挂在了 vercel 上而不是自己的服务器,反而最终保存下来了。

(刚入学时开的算法博客)

之后高中同学也建了一个博客。他一直维护,现在已经有快一百篇文章。是我不能比。

实际上带我入坑的学姐说得没错,零基础选手在 ACM 这块要想打出成绩很难,因为别人高中甚至初中比你多打了好几年,凭什么你获奖?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。但后来发现,我只是当作不够努力的借口罢了。

如今看来也并非完全是浪费时间,至少数据结构课上得很轻松,算法课也不吃力。有时还能帮室友看几个题,满足一下无聊的虚荣心。

II

我在如今仍然庆幸我在刚入学的时候就学会了科学上网的办法,并且需要感谢 E 先生。我在对计算机几乎毫无认识的情况下,租了一台国外的 vps,搭建虚拟私有网络。顺便学习了大量 Linux 的操作。

然后搭了个博客,如之前所说。

受同学的影响,在笔记本上装了 Arch Linux,然后变成了所谓的不用窗户操作系统的奇怪的人,并自鸣得意。

如今看来在这上面折腾的时间远不如用来写代码来得实在,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。其实要说后悔,也没有太多后悔的。

III

所以大学前两年里面,我做了什么呢?

说是疫情。

的确,我从大一入学伊始,就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之下。课外活动、逛街、旅行,好像都与我们无关。有戏言称:三年前的大学生周末可以跨省,只要周一活着回来上课就行。至少目前为止我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。幸好写代码不用出门。

IV

“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,我年华虚度,空有一身疲倦。”

大一上学期期末,听闻本学部有学长坠楼,随后无意搜索到一个知乎回答,然后受其影响,在考试周看完了《四叠半神话大系》。的确是一部不错的动漫。讲的是像我们一样的无聊的大学生,幻想玫瑰色的大学生活,却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幻想“重开”的故事。实际上每个时间线的主角,都不太成功。

后来我又看到了《上海交大生存手册》,我愈发坚信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。大学里肯定还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。

于是我开始思考,大学应该要怎么过。虽然我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。时间关系,可能不太能再思考这个问题了。或许本就不该去思考,因为现实会裹挟着人们滚滚向前。

上次看到一个知乎回答,说是大学里面重要的不是没有做什么,而是在于“做了什么”,就是,得有付出努力了成功了的事情来为大学生活留下回忆。我看完寻思这不是什么都没说吗。

后来想想,或许的确有些道理。我确实找不出多少做得很好的事情。樱花节,拍樱花,可是照片从来没有整理过。实际上拍得也不好看。打比赛,好像很少有拿得出手的结果。坚持跑步,可是上个学期因为疫情关系,好几个月都没跑。于是一项一项完成的,反而是最朴实的东西:我上完了一门又一门课,拿到了一个一个学分。

V

我认识了很多很厉害的人,也遇到了很多很友善的人,我有时候感觉自己真是相当地幸运。

想来把一件事情做好,或者说做得自己很满意,已经很难了,一个学期估计也做不了几件这样的事。

一两个星期过去后,又是新的学期了。

先把手上的那些事情完成吧,就像打怪闯关那样。

(顺便希望这个博客能维护得久一点)

 Comments